政策暖风频吹,9月买房窗口期真的来了?
最近不少朋友都在问:9月买房“红利”是不是真的要来了?民族政策一波接一波,利率降了、契税减了、城中村改造也提速了,这是不是意味着购房最佳时机已经出现?先别急着下重点拎出来说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当前市场的诚实情况。确实,从7月底的高层会议到8月的地方政策落地,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环境正在发生明显变化,但这些变化能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买房“红利”,还需要我们擦亮眼睛仔细分析。
三大真金白银的买房“红利”已显现
利率持续走低,月供压力明显减轻。目前,北京、上海等一线城市已经率先下调房贷利率,二套房利率普遍降至4.5%左右,相比去年高点下降了超过1个百分点。以贷款200万、30年期限计算,月供能少还1200元左右,这可是实打实的省钱。而且业内普遍预测,9月可能迎来新一轮LPR下调,由此可见房贷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。
购房税费减免,首付门槛降低。过去90平米下面内容才能享受的1%契税优惠,现在直接放宽到140平米,改善型购房者受益最大。一套500万的房子,光契税就能省下近10万,相当于房价直接打了98折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多个城市还在研究出台“卖旧买新”税费减免政策,置换改善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。
旧改加速推进,置换机会增多。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提速,意味着大量“老破小”业主将获得置换机会。政府回购、开发商接盘、货币补偿等多种方式并行,老房子业主可以更灵活地选择置换方案。特别是一二线城市核心区的旧改项目,往往附带优质教育资源,这类房产的置换价格尤为突出。
不同城市差异大,“红利”并非雨露均沾
一线城市核心区:回暖迹象明显。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的核心区域,近期看房量明显增加,部分优质楼盘甚至出现“日光”现象。这类区域政策敏感度高,往往最先受益于政策宽松,但房价基数也高,所谓的“红利”更多体现在购房条件和税费优惠上。
强二线城市:分化严重。像杭州、成都、西安这样的城市,虽然开发商使尽浑身解数,但成交量依然不温不火。这类城市的“红利”更多是结构性机会,比如学区房、地铁房等稀缺资源可能率先回暖,而郊区大盘可能还要继续消化库存。
三四线城市:仍需等待。大多数三四线城市的售楼处依然门可罗雀,政策“红利”传导到这些城市还需要时刻。除非是自住需求迫切,否则在这些城市购房不妨再观望一段时刻,等待更明确的市场信号。
聪明人该怎样把握9月买房“红利”?
刚需购房者:该出手时就出手。如果你是首套房刚需,现在确实是个不错的时机。利率低、选择多、开发商优惠力度大,不必非等到所谓的“最低点”。记住,刚需买房最重要的是解决居住难题,过度等待可能错失心仪的房源和优惠。
改善型购房者:抓住置换窗口期。手里有老房子的改善需求者,现在是绝佳的置换时机。一方面可以享受税费减免,另一方面旧改加速给了老房子更好的变现渠道。建议优先考虑地段好、配套成熟的改善型项目,这类房产抗风险能力更强。
投资客:谨慎选择优质标的。纯投资需求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需要更加谨慎。如果一定要投资,建议选择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小户型,或者有明确旧改预期的区域。远离郊区大盘和概念炒作过度的片区,这些地方可能长期横盘。
小编归纳一下:红利虽有,但需理性看待
换个角度说,9月买房确实存在一定“红利”,主要体现在政策支持和成本降低方面。但这种“红利”不是普惠式的,不同城市、不同需求的购房者感受会大不相同。聪明的行为是:明确自身需求,评估财务能力,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和时机。记住,买房是长期决策,不能被短期的“红利”宣传冲昏头脑。当大多数人都觉悟到“红利”存在时,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窗口期,因此保持理性、提前布局才是制胜关键。